现介绍几种常用的预测方法。 (1)简单平均法。简单平均法是将资料期实际数值进行简单 算术平均,以此作为下期预测值。 (2)移动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是有靠近预测期的各期实际销 售量的平均数来预测未来时期的销售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计 算平均值所用的各个时期也是向后移动的。 (3)加权移动平均法 如果企业每月的运输量有明显的增长或下降趋势,则可以采 用加权移动平均法。加权,是指每个数据的重要性估计用一个 “权数”的值来代表。 步骤: 第一,求出每个数据与对应权数之和; 第二,用此和除以诸权数之和。 (4)平均趋势预测 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看企业生产形式发展的平均趋势,采用多 次平均来预测运输企业的货运量。
北,其中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区就占68%,仅山 西就占1/3。 (2)我国粮食产地如东北的长江平原、松嫩平 原、松辽平原,每年提供全国商品粮的总量的20%。
2.国家经济规模与发展水平 (1)需求的大小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 (2)发展阶段 ★工业发展初期,对煤炭、矿石等大宗货物、散装货物的运 输需求急剧增加。 ★工业发展的中期,对杂货、集装运输需求急剧增长。 ★工业发展后期,方便、及时、快速等质量方面的需求越来 越大。 3.国家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1)不同产业对运输需求在质量上要求不同。用货运强度来 表示量的需求。 (2)生产不同产品所引起的厂外运量也是不同的。 (3)不同产品对各种运输方式的选择也不同。j9.com官网
1. 广泛性 运输需求产生于人类生活生存需要和社会生产需要。运 输需求是带有普遍性的需求,它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种 活动中,并随着社会活动的发展而发展。 2.派生性 (1)派生需求——对一商品和劳务的需求是由另一种或几种 劳务的需求所衍生出来的 (2)运输需求属于派生需求。货物移动绝不是目的,而是实 现目的的手段。 3.多样性 社会经济活动的多样性决定运输需求的多样性。
3.1 运输需求概述 4.定向特定性 (1)运输需求具有方向特定性。 (2)运输需求具有空间特定性。 5.时间特定性 运输需求,在时间上也有一定的要求,即运 输需求的时间不均衡和时速要求不等。 6.部分可替代性 (1)“外部替代”——某件物品运输需求有时可以 由运输以外的空间位移方式来替代; (2)“内部替代”——同一运输需求有时可以通过 不同的运输方式来替代。
(1)确定预测目标——确定预测的课题或者项目 (2)确定影响因素——详细分析影响该预测目标的各 种因素,并选择若干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3)搜集整理资料 搜集整理资料是预测工作的前提,无论采用哪种预测 方法,都要有一定的资料和数据作依据。因此,根据预测目标 确定资料搜集的范围与资料处理的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 a. 资料的搜集——历史资料、现实资料 b. 资料的整理——资料整理就是对资料进行加工使之系统化 的工作。 (a)资料的校核,去伪存真 (b)资料的分类——资料整理工作的主要环节。 (c)资料分类的标准取决于预测的任务与目标、预测 方法的选择。
(4)选择预测方法定——性与定量预测两大类 (5)建立预测模型 (6)分析计算——将收集的数据代入建立的数学模型, 可计算预测值。 (7)分析修正预测值——一旦找到预测值存在误差时, 应予以修正。 (8)写出预测报告——供决策者决策时参考。 (9)确定预测值——作为企业决策者决策项目的可靠 依据。
1.按运送对象分类 (1)对集体组织的运送量预测, (2)对消费个人的运送量预测, 2.按运送范围大小分类 (1)对运送总量预测, (2)对运送方式运送路线.按货物发送量预测分类 货物发送量、货物到达量、货物平均运程等预 测。
集合意见法 定 性 预 测 方 法 专家意见法 领先指标法 扩散指数法 相关调查分析法
(1)概念——在充分占有大量的历史和现实统计数 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运输配送需求的规律和特点, 结合实际经验和客观条件,选择或建立定量化的数 学模型,通过科学分析和计算,来推断出运输配送 需求量的一种预测方法。
1.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分布状况与生产力布局 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和生产力布局不合理性, 严重影响着运输需求。 例: (1)我国煤炭资源85%以上分布在秦岭淮河以
3.1 运输需求概述 4. 国家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 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变革和经济政策调整, 对运输需求影响最大。 5.国家运输网的布局与质量 ◆国家运输的布局和运输网的建设质量,会影 响多条运输线路对货源的吸引强度。 ◆运输网布局和生产力布局一样,一旦形成, 其运输路线就相应确定,货物的具体走向也就确定。 6.人口增长与居住社区化 7.价格水平变化 价格是经济杠杆,它的变动调节商品需求变 化,反过来又影响着运输需求变化。
1.运输预测内容 本书侧重于运输量预测:包括社会总运量预 测、某种运输方式运量预测、货运周转量等。 2.预测程序 运输量预测过程一般可分为输入、处理、输 出三个基本程序,如图3.1所示。
4.按运送货类来分类 件杂货配送量、大宗货配送量、危险品货配 送量预测。 5.按预测时间分类 (1)短期预测,一般为1—5年。 (2)中期预测,一般为5—10年。 (3)长期预测,10年以上。 6.按预测主体分类 (1)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对运量预测, (2)微观经济管理部门对运量预测。
(1)概念——以经验总结、理论分析、逻辑判断和 推理等方式来对运输需求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状况进 行的预测。
3.1.1 运输需求的概念 1.概念——在一定的时期内,一定的格价水 平下,社会经济生活在货物与旅客空间位移方 面所提出的具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2.必备条件 ——具有实现位移的愿望 ——具备支付的能力